展览文字——纽约激进分子

图片来自MCNY的维权人士展览

歡迎來到 活动家 纽约!

访问下面的展览文本和其他信息。

单击页面右上角的对话气泡图标可以获得翻译。

引言

纽约市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们保守自己观点的地方。 Activist New York 探索纽约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围绕他们所信仰的问题动员起来的悠久历史。本次展览展示了从 14 世纪初至今纽约的 19 个激进主义时刻。 这些时刻共同展示了关于七个主题的一系列问题的进步和保守思想:移民、性别平等、政治和公民权利、宗教自由、环境倡导、全球问题和经济权利。  

纽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其社会变革的能量源自其地位。 活动人士利用这座城市独特的资金、媒体和组织集中的优势,通过使用一系列策略(从幕后组织和政治游说到艺术和公众抗议)来进一步推动他们的事业。 从我们当前高度活跃且经常引起争议的激进主义时代精选的物品开始,本次展览中的故事展示了几代纽约人在寻求改变自己的生活、社区、城市时如何走到一起并发生冲突。和世界。  

 

谨防外国影响:本土主义者和移民,1830 年至 1860 年  

1820 年至 1860 年间,有 3.7 万移民登陆纽约港,其中包括 1845 年至 1851 年期间超过 1835 万逃离饥荒的爱尔兰人。没有任何法律来规范或限制新移民的流动。 1840 年,纽约人塞缪尔·FB·莫尔斯 (Samuel FB Morse) 等人创建了第一个反对移民的政党——美国原住民民主协会。 反移民或“本土主义”活动人士在 1850 年代和 XNUMX 年代组建了俱乐部和政党,试图剥夺移民获得工作、公民身份和投票权的机会。 爱尔兰和德国天主教徒因其宗教习俗和政治观点而成为攻击目标,特别是他们对教皇和梵蒂冈的忠诚。 

移民男女动员起来反对本土主义情绪,并在纽约建立了自己的社区。 但本土主义并没有消失。 1920 年代的联邦移民法建立了配额制度,根据原籍国限制新移民数量,这一制度一直持续到 1965 年。 

关键事件

1777 — 纽约新州宪法允许宗教自由 

1786 — 该市第一座天主教堂圣彼得教堂开业 

1835 — 塞缪尔·FB·莫尔斯 (Samuel FB Morse) 和其他纽约新教徒组成了美​​国原住民民主协会 

1845 — 爱尔兰马铃薯饥荒开始,引发新移民浪潮 

1853 — 美国(“一无所知”)党成立 

1882 — 排华法案通过,阻止中国移民进入或留在该国 

1924 —《民族起源法》使用配额来限制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移民 

1965 — 《哈特-塞勒法案》自 1924 年以来首次扩大移民范围 

本土主义者议程

发明家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FB Morse)和出版商詹姆斯·哈珀(James Harper)等纽约活动人士指责该市的移民造成了贫民窟不断扩大的贫困和犯罪问题。 用莫尔斯的话说,外国人“身体肮脏,衣衫褴褛,思想无知……他们的街道上充满了肮脏的乞讨者,高速公路上充满了犯罪”。 本土主义者的目标是延长新移民成为公民、投票或担任公职之前的期限,并通过法律保护美国人免受移民竞争其工作的影响。 

 

纽约与奴隶制有什么关系? 1830 年至 1865 年间关于废奴的斗争

1827 年纽约州废除奴隶制后,大卫·拉格尔斯 (David Ruggles) 和艾比·霍珀·吉本斯 (Abby Hopper Gibbons) 等一小群纽约市废奴主义者继续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 黑人和白人活动人士都谴责纽约人通过投资和贸易从奴隶制中获利,并援助逃往北方的奴隶。 纽约也是奴隶制积极捍卫者的所在地,他们认为非裔美国人低人一等,并警告废除奴隶制将损害国家经济。 内战期间,1863 年 100 月的征兵骚乱爆发了纽约市的紧张局势,这场骚乱以非裔美国人和废奴主义者为目标,导致 XNUMX 多人死亡和大面积破坏,这是纽约市历史上最严重的暴民暴力事件。 

许多非裔美国人在选秀骚乱期间和之后逃离了纽约,再也没有回来。 1865 年南北战争结束了奴隶制,但纽约几十年来仍然是一个分裂的城市,大多数企业、住房和学校都存在种族隔离。 

关键事件

1625 — 第一批被奴役的非洲人被带到新阿姆斯特丹 

1827 — 1799 年,约翰·杰伊州长通过了一项逐步解放奴隶的法律,纽约州废除了奴隶制 

1835 — 纽约警戒委员会成立,大卫·拉格尔斯担任秘书; 成为地下铁路的一部分 

1850 — 纽约群众集会支持新的《逃亡奴隶法》 

1861 ——内战开始 

1863 ——新法律草案引发纽约骚乱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发布《解放黑奴宣言》 

1864 — 纽约组建了第一个非裔美国人军团,在内战中为联邦军作战 

1865 — 内战结束; 第十三修正案结束美国的奴隶制 

内战

1861 年,大多数纽约人最初支持北方对抗南方叛乱。但经过两年的战争,许多人对战争失去了耐心。 1863年,林肯的《解放奴隶宣言》将战争转变为反对奴隶制的斗争,引发了种族主义的强烈抵制。 政府还宣布了补充联邦军队伍的第一份草案。 新法律允许任何应征入伍的士兵支付 300 美元(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的这笔钱),就可以雇用替补在战场上代替他的位置。  

13 年 1863 月 105 日征兵开始时,数千名工人在市征兵办公室外抗议。 抗议活动很快演变成暴力活动。 人群在城市里游荡,攻击废奴主义者、富有的共和党人、警察和非裔美国人。 经过三天的骚乱,该市造成至少 306 人死亡、100 人受伤,XNUMX 多座建筑物被烧毁,这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内乱。  

骚乱产生了一些具体影响。 草案经过修改,使许多工人免于上战场。 数千名纽约黑人离开了这座城市。 但共和党人和废奴主义者并没有退缩。 1864 年 20 月,他们赞助了纽约第一个黑人军团,即第 XNUMX 有色步兵团,为联邦而战。 这座城市仍然是支持和反对奴隶制活动人士的“战场”。 

 

辩论恶习:反淫秽和节育运动,1870 年至 1930 年

19 世纪末的纽约市是性问题辩论和冲突的温床,其中包括批评家所说的淫秽或“恶习”。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时期,人们对女性身体和行为——尤其是卖淫、裸体和有性生殖——的担忧加剧。 这些恐惧在 1870 年代融合成一场反淫秽运动,由臭名昭著的审查斗士安东尼·康斯托克 (Anthony Comstock) 以及医生和纽约制恶协会等改革团体带头。 他们认为,控制不道德行为将抵消日益严重的贫困和犯罪(通常归因于新移民和移民的涌入)对纽约社会秩序造成的威胁。   

反淫秽十字军在 1870 年代和 1880 年代取得了成功,当时纽约州通过了立法,将堕胎定为犯罪,并禁止分发避孕药具和其他“淫秽”材料。 许多纽约人不同意这些规定,有时还单独或以小组形式对这些规定提出异议。 最终,纽约市积极分子,例如领导节育运动的玛格丽特·桑格,推翻了这些法律并对康斯托克利提出了挑战。 

关键事件

1856 — Horatio R. Storer 博士和美国医学会 (AMA) 发起了一场将堕胎定为刑事犯罪的运动,最终于 1881 年纽约通过了全国最严格的州堕胎禁令 

1873 — 国会通过康斯托克(反淫秽)法 

1890 ——《克列孟梭案》登上百老汇舞台  

1914 — 玛格丽特·桑格创造了“节育”一词; 两年后,她在布鲁克林开设了全国第一家节育诊所,十天后当局将其关闭 

1916 — 艾玛·戈德曼 (Emma Goldman) 等人因在联合广场公开谈论节育和避孕问题而被捕  

1919 — 玛丽·威尔·丹尼特 (Mary Ware Dennett) 建立了自愿生育联盟,这是国家节育联盟的一个分支 

1921 — 玛格丽特·桑格 (Margaret Sanger) 成立了美国生育控制联盟 (American Birth Control League),该联盟于 1942 年更名为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  

1930 — 美国诉丹尼特案裁定康斯托克法律不应干扰科学性教育  

康斯托克厂面临的挑战 

许多纽约人抵制康斯托克的反淫秽法律,其中包括自由恋爱倡导者、出版商、表演者、活动家、女医生和所谓的“非正规”医生。 他们声称康斯托克的审查运动已经越界,正在危及言论、言论和宗教自由。 

 面对纽约康斯托克利的众多挑战,该法律一直保持完整,直到 20 世纪初期,节育倡导者玛格丽特·桑格、艾玛·戈德曼和玛丽·威尔·丹尼特分别出发反对有关避孕药具使用和分配的规定。 。 尽管桑格和丹尼特之间存在竞争,但他们分别在 1918 年和 1930 年获得了法律收益,保护并使得各个阶层和背景的妇女能够根据法律控制自己的生育能力。 

 

批准废除:抗议禁令,1914 年至 1933 年 

1919 年,经过数十年敦促自愿戒酒的全国禁酒运动,选民批准了禁止酒精制造和销售的第 18 条修正案。 纽约市以其著名的夜生活和酒吧文化而成为“禁酒令”激烈辩论的中心。 虽然以改善民众的健康和道德地位为口号,但反对禁酒令的言论常常使英国新教徒与移民和纽约工薪阶层对立起来。 此外,执法不均和非法酒类的持续流通导致了广泛的违法行为、腐败和全国范围内的强烈抵制。 

纽约州长阿尔·史密斯(Al Smith)和国会议员菲奥雷洛·拉瓜迪亚(Fiorello La Guardia)等纽约民选官员与基层活动人士(例如总部位于曼哈顿的全国禁酒改革妇女组织(WONPR))合作,废除禁酒令。 1933 年,第 21 条修正案废除了第 18 条修正案——这是唯一一次修正案被完全废除。 早期的“文化战争”中,争议不仅涉及酒精,还涉及政府规范行为的权力。 

关键事件

1842 — 节制之子组织在纽约成立 

1914 — 威廉·安德森 (William Anderson) 接管纽约反酒吧联盟 (New York Anti-Saloon League),加强全州范围内的反禁酒令运动 

1917 —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士兵禁止饮酒 

1920 — 禁止在美国制造、运输和销售酒精的第十八修正案生效 

1921 — 数千名纽约人在第五大道游行反对禁酒令 

1923 — 阿尔·史密斯签署法案废除《穆兰-盖奇法》,结束当地对禁酒令的执行 

1929 — 纽约客 Pauline Sabin 与其他 12 名女性创立了全国禁酒改革妇女组织 (WONPR) 

1933 — 四分之三的州批准了第 21 条修正案,废除了第 18 条修正案 

禁止与偏见 

一些禁酒倡导者将他们禁止饮酒的努力视为“本土”和工人阶级种族文化之间的斗争。 战时对清醒工人的要求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禁酒令。支持者指责移民和工人普遍违反了该法律颁布后的行为,而经常光顾酒吧(喝酒但也举行工会会议的地方)的纽约人说母语语言,并在某些情况下在地方选举中投票——声称他们成为执法部门不公平的目标。 

随着禁酒令的实施,外国出生的纽约工薪阶层认为,禁酒令侵犯了公民自由,而且不符合美国精神。 在示威活动中,他们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我们更喜欢啤酒酿造商,而不是偏执的酿酒商”。 反禁酒政客和组织跨越阶级、民族和种族界限吸引纽约人,这一策略帮助他们废除了第十八修正案。 

 

我是一个工作女孩! 1900 年至 1915 年服装行业的剧变

20世纪初,纽约的服装生产是美国最大城市最大的制造业。 成千上万的移民工人使服装贸易成为可能,他们在拥挤的公寓或工厂的不安全条件下长时间劳动。 22 年 1909 月 1911 日,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盟 (ILGWU) 的移民工人克拉拉·莱姆利奇 (Clara Lemlich) 用意第绪语呼吁举行总罢工。 勒姆利希的“两万人起义”和 XNUMX 年格林威治村三角腰公司工厂的毁灭性火灾凸显了职业妇女的贡献,并使工会成为城市生活中的关键角色。 

与劳工活动人士一起,民选官员和坦慕尼协会改革者使纽约成为工作场所立法的典范,工会对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新政也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在 20 世纪中叶,许多服装厂离开了这座城市,寻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监管,工会的权力也随之减弱。 但近年来,有组织的劳工在服务经济中取得了新的进展,服装业也重新强调了“纽约制造”。 

关键事件

1900 — 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盟 (ILGWU) 在纽约成立 

1903 — 妇女工会联盟 (WTUL) 成立,旨在就劳工问题建立跨阶级联盟 

1909 - 1910 ——“两万人起义”工人罢工持续20,000周 

1910 —“六万人起义”斗篷制造商罢工持续八周 

1911 — Triangle Waist Company 火灾夺去了 146 人的生命 

1920 — 在曼哈顿中城创建服装区; “红色恐慌”导致左翼分子和劳工领袖被捕和驱逐出境 

领导人和盟友 

在 25 年至 1909 年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盟 (ILGWU) 罢工期间,工人阶级积极分子在动员 Local 1910 中以女性为主的罢工者中脱颖而出。 Local 25 的克拉拉·莱姆利希 (Clara Lemlich) 宣称“我是一名职业女孩”并呼吁总罢工,从而引发了“两万人起义”。 莱姆利希和罗丝·施奈德曼因其激烈的演讲而成为公众人物,他们都在纽约的劳工运动中度过了漫长的职业生涯。 

其他妇女成为支持工人的“盟友”。 阿尔瓦·贝尔蒙特 (Alva Belmont) 和伊内兹·米尔霍兰 (Inez Milholland) 等富裕社会人士和女权主义者与 1903 年成立的妇女工会联盟 (Women's Trade Union League) 合作,发起一场跨越阶级界限争取女工权利的运动。 所谓“貂旅”的富有成员用他们的汽车将罢工者带到集会,而贝尔蒙特则为被捕的罢工者支付保释金。 

 

洗衣工联盟:1933 年至 1952 年唐人街的组织和排华活动  

面对令人畏惧的障碍和普遍存在的种族主义,曼哈顿下城唐人街的工人们在 1930 世纪 XNUMX 年代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激进活动。 在大萧条的破坏和激进政治的兴起中,华裔美国工人要求改善劳工权利,与全球反帝国主义运动团体联系起来,并抵制长期存在的合法化歧视。 这些运动是由手工洗衣店的工人领导的,在排华时代,手工洗衣店成为了附近最大、最具经济可持续性的行业。   
  
“洗衣联盟为洗衣工服务”的座右铭体现了中国手工洗衣联盟(CHLA,或“纽约华侨一管联合会”)的民主愿景。 该协会成立于 1933 年,旨在打击市政府官员的歧视,其成员采取的反等级立场影响了整个唐人街。 他们反抗中华慈善总会等自上而下的组织,并在 1943 年获得公民身份后敦促洗衣工投票。 他们还继续参与中国发生的事件,主要支持中国共产党人对抗国民党势力和日本的威胁,这导致联邦调查局在 1950 世纪 19 年代进行了严格审查。 最近,随着新冠肺炎 (COVID-XNUMX) 大流行期间反华歧视和暴力事件的增加,纽约第一个唐人街的镇压和抵抗历史仍然一如既往地重要。   

关键事件

1882 —《排华法案》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禁止来自中国的移民,并剥夺了大多数在美国的华裔美国人获得公民身份的途径; 次年,中华慈善会(CCBA)在纽约成立。 

1927 —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内战爆发,纽约华人的忠诚分裂 

1933 — 中国手工洗衣联盟 (CHLA) 由洗衣工人在纽约市成立 

1938 — CHLA 成员在曼哈顿游行,声援中国抗击去年卢沟桥事件引发的日本侵略   

1940 ——《中国日报》创刊于纽约,出版至 1989 年  

1943 — 当美国和中国在二战期间结盟时,排华政策在技术上就结束了,但移民人数上限为每年 105 人,直到 1965 年配额发生变化 

1952 — 1949 年共产党胜利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CHLA 成员和《中国日报》工作人员成为联邦调查局 (FBI) 的目标,并根据《与敌人贸易法》入狱 

1978 — 洗衣工兼作家董博进出版回忆录《纸儿子,一个人的故事》; 他的妻子 Wing Fong Chin 继续帮助领导 1982 年唐人街制衣工人的罢工 

中国手工洗衣联盟  

1933年250月,雷卓峰、朱华滚和其他XNUMX名纽约华人行动起来,成立了纽约华人手工洗衣联盟(CHLA)。 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对市议员委员会的一项法案做出紧急反应,该法案大幅提高了手洗许可费和公民身份要求,而根据排华法,大多数居民都被拒绝了。 在该组织聘请了一名律师来证明这些提案的繁重和歧视性之后,纽约市降低了费用,并增加了针对亚裔纽约人的公民身份条款的豁免。   

到第二年,CHLA 已有 3,200 名会员,几乎占纽约华人洗衣工的一半。 除了与政府和工业洗衣店持续存在的歧视作斗争外,CHLA 还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会员申请洗衣许可证,并在其位于运河街 191 号的总部提供互助和娱乐活动。 CHLA 成员还创立了政治团体 Quon Shar、报纸《中国日报》和他们自己的湿洗工厂。 1950 世纪 21 年代,会员人数有所减少,但该组织一直持续到 XNUMX 世纪。  

 

我们不会被感动:纽约和民权,1945 年至 1964 年 

1947 年,前陆军上尉约瑟夫·R·多尔西 (Joseph R. Dorsey) 和另外两名非裔美国退伍军人提起诉讼,要求获得曼哈顿下东区史岱文森特镇 (Stuyvesant Town) 新建的白人专用住宅项目的公寓。 尽管他们的诉讼没有成功,但他们的案件象征着纽约市民权活动的新时代,纽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裔美国人城市社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裔美国纽约人及其盟友动员起来反对雇主和银行的歧视性政策、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以及警察使用武力的争议性行为。 纽约人还通过筹集资金或参加南方的民权运动来反对南方的“吉姆·克劳”种族隔离法。 

根据1964年联邦民权法案,纽约还通过了就业和住房方面的反歧视法。 然而那一年,一名白人警察开枪打死非裔美国青少年詹姆斯·鲍威尔后,哈莱姆区爆发了骚乱。 种族紧张局势持续存在,但 1968 年,当其他城市在马丁·路德·金遇刺后爆发冲突时,市长约翰·V·林赛 (John V. Lindsay) 与社区领袖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纽约的暴力事件。 

关键事件

1909 — 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 (NAACP) 在纽约成立 

1943 — 本杰明·J·戴维斯 (Benjamin J. Davis) 当选市议会议员,填补小亚当·克莱顿·鲍威尔 (Adam Clayton Powell Jr.) 的席位,后者成为首位当选国会议员的非裔纽约人 

1947 — 1943 年史岱文森镇宣布不再向黑人家庭开放后,多尔西等人起诉史岱文森镇 

1950 - 1951 — 纽约州和纽约市通过公平住房法,禁止公共援助住房中的歧视 

1956 — 布朗诉教育委员会决定下令整合学校两年后,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学校研讨会成立,以整合纽约市学校 

1963 — 哈莱姆区居民贝亚德·鲁斯汀 (Bayard Rustin) 组织华盛顿游行 

1964 — 纽约市公立学校抵制; 警察枪杀非裔美国青少年导致哈莱姆区持续六天骚乱 

1968 — 教师因海洋山-布朗斯维尔社区控制实验而罢工

争取平等学校和住房的斗争

纽约市的公立学校在 1950 世纪 1954 年代成为种族战场。 种族隔离在官方上是非法的,但活动人士指责该市违反了美国最高法院 1956 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的裁决。 他们抱怨说,该市容忍哈莱姆区、贝德福德-斯图文森特、布朗斯维尔和其他主要由有色人种居住的社区的劣质学校。 400,000 年,米尔顿·加拉米森牧师和其他纽约活动人士成立了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学校研讨会,向纽约市施压,要求制定整合公立学校的时间表。 3 年 1964 月 XNUMX 日,全市范围内超过 XNUMX 万名儿童参与公立学校抵制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学校仍然基本上实行种族隔离。 

纽约的住房也以非官方和官方方式进行隔离。 史岱文森镇白人专用住房项目引发了众多反对住房歧视的运动之一。 1950年和1951年,纽约州立法机关和纽约市议会通过了美国第一部公平住房法,禁止公共援助住房中的歧视。 随后,1963 年颁布了一项州法案,禁止私人住房中的歧视。 尽管有这些法律,私人业主却迟迟没有遵守,住房歧视对于非裔美国纽约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让纽约市脱离战争”:越南抗议,1965 年至 1975 年  

15 年 1967 月 400,000 日,在马丁·路德·金的带领下,多达 82 万抗议者从中央公园游行到联合国,要求美国停止对越南的军事介入。 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活动。 这次游行是由结束越南战争春季动员委员会(“Mobe”)策划的,这是一个由 XNUMX 岁的纽约和平活动家 AJ Muste 领导的松散联盟。 莫贝反映了该市长期和平主义者与寻求结束战争和改变世界的新一代激进青年之间的联盟。  

纽约是美国许多主要反战组织的所在地,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反战青年、艺术家、退伍军人、民选官员和中产阶级。 但战争冲突也使这座城市日益分裂,1970 年,建筑工人袭击了华尔街的反战抗议者。 1975 年,4,000 多名纽约人在印度支那丧生后,抗议者再次聚集在中央公园纪念战争结束,但越南战争造成的创伤和分裂依然存在。  

关键事件

1954 — 越南军队在奠边府战役中击败法国军队; 美国次年派遣第一批美国士兵 

1964 — 据称北越在北部湾袭击了一艘美国船只后,国会批准增加对越南的军事介入,反战运动随之兴起 

1967 — 马丁·路德·金在河滨教堂谴责战争,11 天后返回参加结束越南战争的春季动员委员会   

1968 ——越南春节攻势、美莱村大屠杀; 林登·约翰逊总统拒绝寻求连任; 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F·肯尼迪遇刺; 世界各地发生青年抗议活动 

1969 — 15 月 15 日纽约和 XNUMX 月 XNUMX 日华盛顿特区举行暂停示威活动 

1970 — 华尔街附近的“安全帽骚乱” 

1971 ——《纽约时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 

1975 ——《巴黎和平协定》结束美国直接介入战争两年后,南越向北越投降,最后一批美军撤离,国家正式统一; “战争已结束!” 中央公园庆祝活动 

反对战争的艺术家 

作为战后艺术世界的中心,纽约的反战运动包括许多艺术家,从画家贾斯珀·琼斯和菲斯·林戈尔德到音乐家琼·贝兹、菲尔·奥克斯和约翰·列侬。 许多其他人参加了 29 年 5 月 1967 日至 XNUMX 月 XNUMX 日的“愤怒艺术周”,当时一系列电影放映、戏剧活动、诗歌朗诵和音乐会鼓励纽约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公开反对越南。  

从前卫到主流的纽约艺术家也在越南时期提出了更广泛的文化批判。 艺术工人联盟等团体强调国外战争与国内不平等(包括艺术界本身)之间的联系。 纽约的活动人士与致力于黑人权力、妇女解放、同性恋解放等的组织一起,为更大程度地融入文化形式和正式政治而奋斗。

 

当存在就是抵抗:1969 年至 2019 年纽约的跨性别行动主义  

28 年 1969 月 XNUMX 日凌晨,警方突击搜查了石墙旅馆 (Stonewall Inn),这是一家黑手党拥有的无证俱乐部,深受纽约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酷儿人群的欢迎。 当时,警方突击搜查和逮捕的情况很常见,因为纽约州经常拒绝向迎合 LGBTQ 顾客的酒吧发放酒类许可证。 这一次,顾客们进行了反击,石墙袭击事件在格林威治村的街道上引发了为期三天的抗议活动。 几十年来,同性恋权利的倡导者一直活跃在这座城市,但石墙起义激发了一场群众运动。  

跨性别纽约人是这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他们在社会和运动中面临边缘化。 1970 世纪 XNUMX 年代初,跨性别活动人士抗议针对其身体、服装以及其他身份和表达标志的歧视和暴力,以国家保护的形式赢得了第一场胜利。 他们还推动纳入同性恋和妇女解放运动。 近年来,跨代跨性别活动人士团体重新更广泛地推动包容性语言、法律保护和身份表达,对抗性别二元论并寻求安全、平等和权力。  

关键事件

1918 ——《纽约客》珍妮·琼出版了《雌雄同体的自传》,这是第一本记录当今可能被认定为跨性别者经历的书   

1967 — Lee Brewster 为同性恋民权组织 Mattachine Society 组织了一场变装舞会,该活动于 1920 年代首次在哈莱姆区举办 

1969 — 石墙起义于 28 月 XNUMX 日开始; 皇后区解放阵线形式; 第一家 LGBTQ 健康诊所 St. Marks Clinic 开业 

1970 — 街头易装癖行动革命者 (STAR) 表格; 克里斯托弗街同性恋解放日游行(后来的 LGBTQ 骄傲游行)在纽约市举行  

1973 — 西尔维娅·里维拉 (Sylvia Rivera) 在华盛顿广场公园的同性恋解放日集会上遭到排斥; STAR解散 

1999 — 20 月 XNUMX 日是第一个跨性别纪念日,以纪念因反跨性别暴力而丧生的人 

2002 — 纽约市人权法首次增加跨性别者保护 

2019 — 纽约州立法机构通过《性别表达非歧视法案》(GENDA),为全州跨性别纽约人提供保护 

街头易装癖者行动革命者  

1970 年,石墙事件的两名参与者西尔维娅·L·里维拉 (Sylvia L. Rivera) 和玛莎·P·约翰逊 (Marsha P. Johnson) 创立了街头异装癖行动革命者 (STAR),旨在在“变性人”一词被广泛使用之前为边缘化青年和有色人种赋予权力。 STAR 是美国第一个明确围绕变性人权利和自决而组织的团体,它是在石墙事件之后的同性恋动员中诞生的。 除了同性恋群体内部的耻辱之外,STAR 

遭到妇女解放运动中许多人的反对,他们排斥并谴责跨性别女性的经历。  

里维拉和约翰逊在青少年时期都经历过无家可归的经历,他们寻求为其他有色人种跨性别青年提供住房和家庭支持结构。 STAR House 于 1970 年底至 1971 年在东村东二街运营,是全国第一个专门为跨性别青少年提供服务的集体庇护所。 STAR 还呼吁同性恋解放运动和整个社会进行彻底变革。 该组织于 2 年解散。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跨性别活动人士继续发展自己的支持社区。 STAR 的开创性工作至今仍影响着跨性别组织,包括纽约的西尔维亚·里维拉法律项目和纽约州最近通过的《性别表达非歧视法案》(GENDA)。  

 

个人即政治:纽约妇女解放运动,1960 年至 1982 年

26 年 1970 月 50 日,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利特 (Kate Millett) 对数万名在纽约街头游行的妇女宣称,“我们现在是一场运动”,要求完全的性别平等。 今年是妇女选举权通过 1970 周年,由全国妇女组织领导的妇女争取平等游行游行呼吁新的权利:免费儿童保育、教育和就业机会平等以及堕胎机会。 与米利特一起发言的活动人士包括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埃莉诺·霍姆斯·诺顿(Eleanor Holmes Norton)和贝拉·阿布祖格(Bella Abzug)。 妇女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到了 XNUMX 年才真正到来。  

纽约成为新妇女解放运动的组织和思想中心。 纽约客卡罗尔·哈尼什 (Carol Hanisch) 于 1968 年创造了“个人即政治”这一短语,妇女运动越来越多地关注性政治、母性和婚姻、交叉身份等问题,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经济独立和经济独立等问题。性别平等。 参与者的不同身份、目标以及对女性待遇的愤怒有时会产生冲突和异议,但她们也创造了一场比人们通常记忆中更加多元化的妇女运动——这一运动为当今妇女激进主义的激增铺平了道路。 

关键事件

1917 — 纽约妇女赢得投票权; 三年后,第十九修正案在全国范围内赋予女性选举权,但某些州和联邦法律阻止许多有色人种女性参与投票 

1960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第一种口服避孕药 Enovid 

1963 — 由埃莉诺·罗斯福领导的总统妇女地位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份报告; 国会通过《民权法案》,禁止基于种族、肤色、国籍、宗教和性别的就业歧视 

1966 — 全国妇女组织成立 

1970 — 纽约市妇女平等日游行 

1973 — 最高法院在罗伊诉韦德案中确立了堕胎权  

1982 — 平等权利修正案未能获得批准 

2017 — 华盛顿特区、纽约市和全国各地的妇女游行 

重新考虑波浪 

1968年,《纽约时报》杂志在其三月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创造了一个新术语:“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虽然 1960 世纪 7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女性经常援引“第一波”选举权一代,但她们也建立在纽约代际积极分子的持续努力之上。 XNUMX 年代左翼运动中涌现的女性包括皇后区居民和劳工活动家贝蒂·弗里丹 (Betty Friedan),她撰写了《女性的奥秘》,也是全国妇女组织的首任主席,以及律师和民权活动家弗洛伦斯·“弗洛”·肯尼迪 (Florynce “Flo” Kennedy) 。  

受民权运动启发并受到公开女权主义议程激励的不同世代的年轻活动家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从《女士》杂志的格洛丽亚·斯泰纳姆、第三世界妇女联盟的弗朗西斯·比尔、红袜子党的凯西·萨拉柴尔德到伊丽莎白·霍尔茨曼,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性当选国会议员。 他们团结起来支持性别平等事业,而不是像前几代人那样支持对妇女的特殊保护。 与此同时,他们经常在种族、阶级和性取向问题上产生分歧。 

 

赋予所有受压迫人民权力:纽约的年轻贵族,1969 年至 1976 年

“¡Basta ya!”——“够了!” 这是青年上议院成员米奇·梅伦德斯和其他东哈莱姆区活动人士的感受。 那是 1969 年的夏天,该组织用成堆的垃圾阻塞了 110 街的交通,以抗议卫生服务不足。 他们已经向市政府请求提供扫帚来清洁他们社区的街道,但遭到拒绝后,他们就拿走了。 “垃圾攻势”是该市青年上议院组织的第一次运动,该组织是一个由波多黎各青年、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纽约人领导的激进“六十年代”组织。  

纽约青年上议院虽然最初是一个全国性组织的一部分,但反映了纽约市波多黎各人的生活经历。 该组织在东哈莱姆区、南布朗克斯区和其他地方发起了引人注目的针对不平等和贫困的直接行动运动。 他们还呼吁通过一切必要手段对美国社会进行革命性变革,并呼吁波多黎各实现民族独立。 青年上议院于 1972 年更改了名称和重点,但在短短三年内,他们为成员提供了终生的组织和媒体技能,并在纽约及其他地区的健康和教育领域取得了持久的胜利。

关键事件 

1898 — 作为美西战争的一部分,美国军队入侵波多黎各; 1900 年波多黎各成为美国领土 

1947 — 《琼斯-沙弗罗斯法案》赋予 30 年以后出生的波多黎各人部分美国公民身份 1898 年后,Bootstrap 行动推动大规模移民从波多黎各迁移到大陆,主要迁移到纽约 

1968 — 青年上议院组织在芝加哥成立; 后来与黑豹党等结盟,组成彩虹联盟  

1969 — 青年上议院组织纽约分会成立; 发起垃圾倡议和其他活动 

1970 — 青年勋爵和其他人占领林肯医院; 从芝加哥支部分离出来,成为青年上议院党 

1971 — 青年上议院党在波多黎各开设分支机构,持续约一年 

1972 — 纽约青年上议院党停止运作,成为波多黎各革命工人组织 

1976 — 波多黎各革命工人组织不复存在; 新的林肯医院在布朗克斯开业 

健康行动主义 

青年上议院的许多活动都强调需要为波多黎各人、非裔美国人和纽约其他有色人种社区增加医疗资源。 这些运动呼吁改善卫生服务、含铅油漆检测、儿童免费早餐、结核病检测以及妇女的安全生殖权利。  

其中最大的活动之一针对的是布朗克斯区的林肯医院,该医院长期以来因其破旧的建筑和不足的护理而闻名。 1970 年 150 月,包括青年勋爵、护士、住院医生和健康革命团结运动的盟友在内的 1976 人占领了该设施,要求改善建筑及其服务。 “思考林肯”联盟的一些要求取得了成果,例如语言翻译和针灸项目。 XNUMX 年,经过持续组织,一家新的林肯医院在布朗克斯开业。  

 

人人都可进入的城市:纽约的残疾人权利,1968 年至 2017 年

1935 年,一小群自称为残疾人联盟的活动人士在曼哈顿的工程振兴管理局办公室举行了一场“死亡守望”活动。 他们的要求是为纽约残疾人提供新政工作岗位——他们赢得了这一要求。 这一史无前例的直接行动是纽约人为反击残疾歧视而采取的几项早期但不同的努力之一,从 1920 年代的盲人活动人士到回国的二战退伍军人,再到脑瘫儿童的父母。  

现代残疾人权利运动由广泛的身体和智力残疾人组成,并受到其他社会运动的影响,于 1960 世纪 1968 年代在纽约兴起。 1990 年,长期倡导者推动建立美国第一个专注于残疾人社区的市政办公室。两年后,新一代活动人士创立了位于布鲁克林的草根组织“残疾人在行动”。 他们共同争取新的政策和立法,包括 XNUMX 年联邦《美国残疾人法案》(ADA)。他们还继续动员人们进入城市的建筑环境,创造资源以过上独立的可见生活,并制定了自豪的残疾人身份。 在此过程中,他们为所有人打造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并帮助扩大了对人类身体和思想多样性的思考。  

关键事件

1946 — 美国瘫痪退伍军人协会和东部瘫痪退伍军人协会在纽约成立 

1968 — 成立市长残疾人咨询委员会; 修订城市人权法,将残疾纳入其中 

1970 ——残疾人行动在纽约成立 

1973 — 《国家康复法》第 504 条通过但未执行; 纽约市残疾人市长办公室(后更名为残疾人市长办公室)开始运作

1987 — Willowbrook 州立学校在针对残疾青少年待遇的抗议和诉讼后关闭; 纽约市通过第 58 号地方法,强制建设无障碍建筑 

1990 — 《美国残疾人法案》(ADA) 签署成为法律,于 1992 年生效; 纽约人明年将在曼哈顿举行残疾独立游行

1996 — 纽约发起“全民出租车”活动  

2017 — CIDNY 诉 MTA 诉讼导致长期地铁无障碍计划于 2022 年发布,距 38 年第一份地铁无障碍协议已过去 1984 年 

公共交通 

纽约市是一个独特的具有挑战性的交通环境,其城市密度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长期以来,任何不使用楼梯的人都无法到达。 残疾人权利活动人士发起了长期的运动,以增强流动性,例如人行道上的路缘石、公交车电梯和地铁站电梯。 新的项目也应运而生,例如教育部第 1970 区个性化学习部门于 75 年为公立学校残疾学生设立的旅行培训项目; 1990 年推出 Access-a-Ride 车辆; 目前的出租车队部分可供轮椅通行,并且可以使用应用程序叫车。  

2022 年,随着纽约残疾人独立中心 (CIDNY) 联邦诉讼的和解,长达数十年的无障碍地铁运动达到了新的基准。 MTA。 根据和解协议,到 472 年,该市 2035 个地铁站中的一半将配备楼梯替代设施,到 2055 年,几乎每个地铁站都将配备轮椅通道。 

 

今日种族正义:争取黑人生命运动,2012 年至 2017 年

2020 年的起义让#BlackLivesMatter 重新成为全国对话的中心。 该标签由酷儿黑人女性 Alicia Garza、Patrisse Cullors 和 Opal Tometi 组织,于 2013 年首次出现在 Twitter 上,作为“承认所有黑人生命的人性”的战斗口号。 此后,它在刑事司法系统及其他领域巩固了反对反黑人种族主义的激进主义。 纽约活动人士一直是“黑人生命运动”(M4BL) 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运动是一支持续、有组织的全国变革力量。 

M4BL 提出的问题在 2013 年并不新鲜:纽约黑人抗议 1925 年布鲁克林警察的暴力和歧视性对待,以及 1990 世纪 2020 年代推出的“拦截搜查”政策。 运动积极分子在这一遗产的基础上强调了他们认为相互关联的问题:系统性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健康危害、反移民情绪和经济不平等。 19 年,警察和民警持续杀害黑人,包括明尼阿波利斯的乔治·弗洛伊德 (George Floyd),而 COVID-XNUMX 大流行对纽约和其他地方的边缘化社区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黑人领导的激进主义浪潮。 “取消警察经费”并重新构想一个更加公正、关爱和公平的社会。 

关键事件

2012 — 特雷冯·马丁 (Trayvon Martin) 在佛罗里达州被乔治·齐默尔曼 (George Zimmerman) 杀害 

2013 — 标签#BlackLivesMatter 的出现是为了回应齐默尔曼的无罪释放; 纽约州最高法院宣布纽约警察局的“拦截搜查”治安违宪 

2014,七月 — 埃里克·加纳 (Eric Garner) 在纽约遇害; 八月:迈克尔·布朗在密苏里州弗格森被杀; XNUMX 月:阿凯·格利 (Akai Gurley) 在纽约遇害,塔米尔·赖斯 (Tamir Rice) 在克利夫兰遇害; 十二月:曼哈顿数百万人游行 

2015 — 卡利夫·布劳德 (Kalief Browder) 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在赖克斯岛监狱关押了三年后自杀,引发了抗议活动,市长比尔·白思豪 (Bill de Blasio) 承诺关闭赖克斯岛监狱  

2016 — 同月,菲兰多·卡斯提尔和奥尔顿·斯特林的死亡成为全国头条新闻,五十个组织发布了《黑人生命的愿景》; BYP100 在纽约警察工会警察慈善协会静坐 

2017 - 2018 — 在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中,纽约 M4BL 活动人士抗议特朗普政府禁止来自七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的旅行者; 帮助领导妇女游行; 并成功抗议拆除第五大道马里昂·J·西姆斯博士的雕像,该博士在被奴役的黑人妇女的尸体上进行了实验  

2019 — 纽约市议会投票决定关闭赖克斯监狱,但批准重新分区建造四所新的小型监狱,引发争议 

2020 — 纽约黑人的 COVID-19 感染率和死亡率更高; 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被杀; 纽约市各地持续发生前所未有的抗议活动; M4BL 召开近 50 年来首次黑人全国代表大会   

百万游行 

2010 年代初,在一系列地方和全国性事件之后,纽约的种族紧张局势加剧。 2011年,黑人和拉丁裔纽约人约占纽约市人口的一半,但在纽约警察局拦截的84次中占685,000%,在赖克斯岛监狱综合体中占89%。 

2014年,全市各地爆发了针对政府使用武力的抗议活动。 埃里克·加纳 (Eric Garner) 于 13 月在史泰登岛死亡,据称他在出售散装香烟时被纽约警察局 (NYPD) 警察勒死。 60,000 月,阿凯·格利 (Akai Gurley) 在布鲁克林的一个公共住房楼梯间被纽约警察局新任警官梁彼得 (Peter Liang) 枪杀。 活动人士称,对加纳的掐脖子行为是非法的,而对格利使用枪支则是非法的。 抗议者阻止了西区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并在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前举行了“死亡”活动。 XNUMX月XNUMX日,XNUMX万名纽约人走上曼哈顿街头参加百万游行。

赞助单位

Activist New York 及其相关程序由The Puffin Foundation,Ltd.

海雀基金会有限公司的徽标

Activist New York 是普芬基金会画廊(Puffin Foundation Gallery)的首场展览,致力于展示普通纽约人行使权力塑造城市和国家未来的方式。